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血(ICH)仍然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ICH发病后一个月内,有40%的患者死亡,发病一年时这一数字增加到54%。过去的10年中,ICH的临床干预实验进展迅速,医疗条件有所改善,ICH后的短期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长期死亡率仍然很高。然而,ICH幸存者的长期死亡原因目前还不清楚。近日,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对超过72,000名首次发生ICH后存活下来的患者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感染是4年内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Neurology Publish Ahead of Print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10736 01 研究背景 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血(ICH)仍是最具破坏性的卒中形式。然而,卒中病人死亡率(特别是75岁及以下患者)在过去20年中显著减少。因为抗凝逆转剂的使用、早期神经监护及卒中单元介入等,都有助于降低自发性脑出血后住院死亡率,从而导致ICH幸存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虽然由于医疗的改善,ICH后的短期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长期死亡率仍然很高。ICH幸存者在首次ICH存活后很长时间内仍会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然而,目前还不清楚ICH幸存者的长期死亡原因。ICH幸存者有可能发生缺血性卒中,同时也有复发出血的危险,据估计,约2-7%的患者发生并发症。但目前尚不清楚ICH幸存者死亡率的增加是由卒中复发或其他疾病和死亡原因引起的。 迄今为止,尚无证据对ICH后死亡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在美国人口多样化的情况下首次ICH幸存者的长期死亡率。利用医疗费用和利用项目国家住院数据库中的行政索赔数据评估ICH幸存者的死亡率风险和主要死亡原因,以提前告知主管医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该人群的生存率。 02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从美国医疗成本和使用项目(Healthcare Cost and Utilization Project,HCUP)获得了行政索赔数据,对成年患者在纽约、加利福尼亚或佛罗里达因首次发生与外伤无关的自发性ICH出院后的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纵向分析。随访期延长至死亡日期或最后可用随访时间。加州2005年~2011年、纽约和佛罗里达2005年~2014年的数据均可获得。 03 研究结果 04 研究结论
此研究结果证明感染的风险“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住院治疗期间,在长期随访中,感染也会造成重大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对65岁以上的患者。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优先考虑旨在改善ICH幸存者长期生存和康复的干预措施。
05 01 利用美国多个州4年随访的行政索赔数据,确定了脑出血幸存者一年内住院死亡的累计风险为9.5%。有更多合并症的老年受试者,包括房颤、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病史,在随访期间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02 自发性脑出血幸存者的主要死因是感染、复发性颅内出血、呼吸衰竭、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房颤患者的死亡更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或心脏病,而因为抗凝所致颅内出血复发的比例较小。 03 在所有患者中,自发性脑出血存活后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34%的患者在再次入院时死于感染。感染是在出血后30天内再次入院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65岁以上的患者。 04 随访期间感染的发展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的感染,如艰难梭菌和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感染,以及反复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此外,脑出血患者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感染相关死亡可能是由于吸入性肺炎所致。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感染导致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但应特别注意预防、早期发现,不仅要在急性期进行感染治疗,而且要在长期随访中进行治疗,以提高脑出血后的生存率。 05 颅内出血和房颤是随访期间其他常见的死亡原因,最佳的二级预防策略对于这些患者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06 针对神经外科及神经监护室会面临很多脑出血外科介入的现状,那么脑出血手术相关颅内感染相关长期死亡率或者随访数据如何?怎么样去评估抗血栓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对脑出血幸存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影响?都是未来我们需要探索的道路。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