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脑血管搭桥术后患者脑灌注的影响
作者:段山山 2020.10.11

来自荷兰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Utrecht的Annemarie Akkermans教授对血管活性药物对脑血管搭桥术后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5月的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上。doi:10.1016/j.bja.2020.05.040



01

研究背景


脑血管搭桥术作为一种血管重建技术,常用于治疗像烟雾病这样的严重的血管狭窄性疾病。接受脑血管搭桥术的患者容易出现脑灌注不足,目前通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增加血压以预防脑缺血的发生。但是既往的研究发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高动脉血压并不能增加移植血管的血流量,这可能与血管活性药物导致脑血管床和移植血管的收缩相关。本研究假设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加心输出量)而不是血管加压药(增加血压)是保证移植血管充分血流灌注的关键因素。多巴酚丁胺作为β1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是增加心输出量,而去氧肾上腺素作为单纯α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是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比较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脑血管搭桥术后患者移植血管血流灌注的影响。


02

研究方法


行颅外-颅内或颅内-颅内脑血管搭桥术的年龄大于18岁的成人患者,在获得书面知情同意后,无论搭桥术的适应症或类型,都有资格入选。排除标准是紧急手术、怀孕、多巴酚丁胺或苯肾上腺素的禁忌症,以及在全麻下MAP<60mmhg或SBP>180mmhg的患者。


血管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治疗。多巴酚丁胺的输注剂量为2-15μg/kg.min ,以心脏指数至少增加10%为目标;去氧肾上腺素的输注剂量为0.15-1μg/kg.min ,以MAP增加10%为目标。液体和其他药物的使用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不变。为了维持恒定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研究期间不允许对呼吸机设置进行调整,并持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的值。


移植血管血流量用超声流量计测量,测量探头环移植血管靠近颅内动脉的吻合口。


主要观察指标是使用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给药时的移植血管的血流量,次要结果指标包括MAP、SBP、心率的变化,每搏量和心脏指数。


03

研究结果


8个患者被纳入并随机分组,两名患者进行了双侧的搭桥手术,纳入患者先后接受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治疗。

多巴酚丁胺给药后移植血管血流增加的中位数为4.1(四分位间距[IQR],1.7-12.0 ml /min);去氧肾上腺素给药后移植血管血流增加的中位数为3.6(四分位间距[IQR],1.3-7.8 ml /min);差距无统计学意义(difference -0.6 ml min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5 to 5.3; P.0.441).




04

研究结论


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在脑血管搭桥术后都增加了移植血管的血流量,不存在一种方法优于另一种方法。

阅读体会


继发性脑缺血甚至脑梗死是脑血管搭桥术后患者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如何提高患者的脑灌注是治疗的关键问题。影响脑灌注的因素非常多,直接因素包括心输出量,动脉压,颅内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间接因素包括患者的镇静状态,基础血压水平,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生理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过去的观点认为血管加压药导致脑血管的收缩,虽然能提高血压,但不能增加脑血流量。本研究发现使用多巴酚丁胺和去氧肾上腺素在脑血管搭桥术后都增加了移植血管的血流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去氧肾上腺素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值高达169mmHg,提示我们靠单纯提高动脉血压增加脑灌注,可能会大大增加整体的血压水平。使用多巴酚丁胺,不增加动脉血压,但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失常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大部分为烟雾病患者,其结论仍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其结果提醒我们影响脑灌注的因素众多,应该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