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自发性脑出血(ICH)发病率、死亡率高,几乎没有可用的治疗干预措施。快速康复疗法策略是研究急性环境中常规评估具有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的途径。低的入院血红蛋白(Hb)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缺血性卒中较差的预后相关,也可能见于出血性卒中。一些小型单中心研究发现,低入院Hb和贫血与ICH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联。其机制包括脑氧输送受损、凝血病导致的ICH扩大,这是不良预后的有力预测因素。虽然有希望,但受限于现有证据较小的样本量。
因此,作者目标是评估针对这种情况的多项研究中ICH患者入院Hb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研究均对收集的数据具有极好的确定性。作者假设在这些患者中更高的入院Hb水平与更好的预后相关,对参加急性脑出血降压治疗2(ATACH-2)临床试验、急性出血性卒中七因子治疗(FAST)和脑出血的种族/种族差异(ERICH)观察性研究的4000多例ICH患者进行了一项单独的参与者数据(IPD)的荟萃分析,结果发表在2021年5月的CCM杂志。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4891。
三项非创伤性自发性脑出血研究(ATACH-2、FAST、ERICH)的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包括两项随机临床试验和一项多种族观察性研究。无干预措施。有关这些研究的设计和纳入/排除标准的详细信息可在上述研究找到。
ICH定义:急性神经功能缺失,并在神经影像学上记录了相关的新发实质出血。排除继发于肿瘤、血管畸形或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ICH病例。排除缺少入院Hb水平或3个月预后结果的患者。
主要结局是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ICH后3个月的功能结局。mRS为7点序数表,0代表完全恢复,6代表死亡。
将入院Hb水平作为连续变量,将良好结果定义为mRS 0-3,不良结果定义为4-6。将Hb分为贫血(女性<12mg/dl和男性<13mg/dL)或无贫血。将脑出血体积建模为连续变量,将脑出血扩张建模为二分变量。
ATACH-2(NCT01176565)将1000名收缩压升高(>180mmHg)的ICH患者随机分组,在出现症状的4.5小时内进行强化或标准降压治疗。FAST(NCT00127283)对841名 ICH患者症状出现后4小时内随机分为2组,接受重组活化因子7或安慰剂组。ERICH(NCT01202864)招募了3000名ICH患者,包括等比例的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
采用入院血红蛋白水平,主要结果为3个月后脑出血二分法改良Rankin评分(0–3 vs 4–6)。中间转归是入院血肿体积和血肿扩大,定义为复查CT时血肿量增加6 ml或增加33%。三项研究共计招募4841名ICH患者,在排除缺失数据后,共有4172例ICH患者纳入统计(平均年龄63岁[SD=14];女性1668 [40%])。入院血红蛋白每增加1g/dl,患者未调整和调整后不良结局风险降低14%(OR 0.86;95%CI,0.82-0.91)和7%(OR 0.93;95%CI,0.88-0.98)。在整个评估范围,入院Hb水平与不良预后呈线性关系(趋势检验p<0.001)。而入院Hb水平与血肿量或血肿扩大之间未发现一致关联。
表2. 结局和暴露
表3. 脑出血后3个月Hb与结局(改良Rankin评分≥4)的相关性
图1. 剂量反应分析。各Hb水平亚组中预后不良患者比例。
表4. Hb与脑出血基线体积和脑出血扩大的关系
Hb水平越高,脑出血的预后越好。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入院Hb水平作为治疗目标和预测指标。
ICH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全面评估临床上各种因素对此类患者的影响,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者选取了公认的稳定的大型多中心数据库,从入院Hb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入院Hb水平对血肿量或血肿扩大无关联,但影响患者远期预后,我们所得到的启示不仅需要建立确实可靠的治疗数据库、尽可能收集所有相关数据,并且做好完备的远期随访。
ICH是神经重症治疗的疾病之一,通过对ICH治疗信息的收集、总结,可以将经验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神经重症的治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