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Four-Quadrant Osteoplastic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versus Conventional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四象限成骨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的对比分析
PMID: 31821915
DOI: 10.1016/j.wneu.2019.12.004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DC)具有120年的历史,是缓解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增高的方法之一。和其它侵入性手术一样,DC也有并发症,包括:脑挫伤、脑疝、缺乏对进一步创伤的保护、骨瓣边缘脑组织的绞窄、迟发性癫痫、脑积水和环钻综合征等。此外,对于需要预防性减压术(Prophylactic/Primary DC)的患者标准DC是最佳的选择吗?Peethambaran等学者在2015年提出四象限成骨减压术(Four-quadrant osteoplastic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FoQOsD),该手术的假设是:提供充分的手术减压并保留了骨瓣,从而避免了标准DC和后来的颅骨修补术的许多并发症。然而,FoQOsD和标准DC对于预防性减压效果的优劣暂无定论。因此,Siddharth Vankipuram等学者将第一个比较标准DC和FoQOsD技术治疗TBI患者预后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发表于2020年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试验设计:采用单中心平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FoQOsD和标准DC对需要预防性减压的TBI患者预后的影响。
纳入标准:
(1)年龄>18岁的需要预防性去骨瓣减压的TBI患者;
(2)紧急DC的指征:硬膜下血肿的厚度> 1cm,脑挫裂伤体积>20 cm3,脑水肿致中线移位(midline shift, MLS) >5 mm和环池消失。
主要结果:采用GOS-E评估术后6个月患者的功能状态。良好的结果被定义为患者的GOS-E>4分。
次要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放射学参数(如MLS和脑宽度的变化)。
FoQOsD的手术技术见图1。
本研究共115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标准DC组59例,FoQOsD组56例。失去了2例随访患者,每组1例。详见流程图(Supplementary Figure 1)。
人口学分析
标准DC组和FoQOsD组患者入院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主要结果
标准DC组和FoQOsD组基于GOS-E的主要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次要结果
标准DC组和FoQOsD组患者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前-术后MLS变化百分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该该研究首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FoQOsD和标准DC的脑减压技术。研究发现FoQOsD在改善临床结果方面与DC相当。此外,FoQOsD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避免了二次手术的心理压力,避免了存储骨瓣感染的并发症。在部分TBI患者中,这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DC在降低TBI患者的ICP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骨瓣的缺失会带来诸多问题。也有证据表明颅骨修补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和脑血流动力学恢复。该研究发现FoQOsD术式与常规DC术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甚至在术后降低并发症方面优于DC。对于预防性减压的TBI患者来说,FoQOsD术式避免了患者容貌的改变以及再次行颅骨修补术的创伤。但是,对于需要预防性减压手术患者的甄别尤为关键。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性减压的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