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周岁,正是茁壮成长风华正茂之时。没有相伴奋斗的时光,不能谓之为芳华。八年里,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完成了无数次的蜕变,改变的只有时间和技术,不变的是我们团队心中的那份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八年探索、八年坚持、八年积累,成绩来之不易,更需稳扎稳打巩固拓展。新岁,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进发。不论是全国胶质瘤规范化同质化的诊疗,还是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不论是对青年医生的培养带教,还是对患者的科普宣教,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始终在路上。
吴劲松
2021.8.26于华山西院
病例讨论
Tumor Board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清华大学长庚医院
特邀: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卞修武院士团队、上海市东方医院初曙光教授
01
病例一是一名44岁男性,因“头晕伴加重10天”入院,影像学提示右侧丘脑肿瘤,于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团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侧丘脑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WHO IV级)。随后患者术后1月转诊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章薇教授团队行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帕比司他精准治疗,以及TTF电场治疗后,影像学上增强病灶消失,随访至术后5月仍稳定。患者生活自理,恢复正常社交活动。
02
病例二是一名20岁男性,因“头晕伴行走不稳1月”入院,影像学提示左侧小脑占位,于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组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术,病理诊断:左侧小脑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WHO IV级)。患者术后2周转至华山医院放疗科盛晓芳主任组行放疗,术后病灶缩小。经MDT团队讨论后患者拟转诊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继续治疗。
03
病例三是一名32岁女性,因“双侧视力下降半年余”入院,视野检查提示双颞侧偏盲。影像学提示鞍区低密度影伴钙化,T1低信号,T2高信号,T1增强序列蜂窝状强化。患者于吴劲松教授团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鞍区软骨肉瘤,高分化型。MDT讨论后考虑可转至放疗科行小剂量放疗。
04
病例四是一名62岁男性,因“头晕头痛1月余”入院,CT及MR提示左侧侧脑室颞角区,第三脑室,左侧侧脑室后角及右侧侧脑室部多发异常信号,部分病灶合并出血,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能。考虑患者占位位于脑室内,不易穿刺活检获取病理,遂行腰穿,取脑脊液行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沉渣包埋及流式细胞学检查。MDT讨论后考虑流式细胞学基本可以排除淋巴系统肿瘤,液基细胞学检查提示神经上皮肿瘤及炎症不能排除,拟待沉渣包埋检查结果,同时继续完善SWI、MRS、PET-CT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脑室镜下切除活检。
05
病例五是一名55岁男性,因“右侧顶叶病损切除术后3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加重10天”入院。患者3月前在外院行左侧额顶叶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请多方会诊示送检脑组织内急、慢性炎性组织浸润,周边胶质细胞增生,Ki-67(20%+),病理性质不明。患者术后未予放化疗,密切随访。10天前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并逐渐加重,增强磁共振提示术区周边出现强化病灶。患者入院时右侧肌力II-III级,于吴劲松教授组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术中病理示胶质增生伴淋巴细胞浸润,术中快速免疫组化示IDH(-),TERT(-)。术后患者接受地塞米松5mg,q12h激素治疗一周,右侧肌力升高至III-IV级,增强磁共振上病灶略有缩小。术后病理示:左顶少量组织,内见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或围绕血管分布,T淋巴细胞为主,个别核异形,伴组织细胞反应,胶质增生。MDT团队回顾病理、围手术期影像学检查后首先考虑炎症性改变,拟转神经内科进一步完善炎症相关检查,待检查结果回报后进一步考虑是否加大激素剂量、是否加用免疫抑制剂及放射治疗。
精彩片段
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时光长廊
签名板
Tumor Board
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庆祝8周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