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Intensive Care Med: 重症患者常规下肢深静脉B超筛查血栓形成同无筛查的预后对比研究
作者:刘振洋 2020.04.12

来自沙特的研究学者Yassen M. Arabi进行了PREVENT临床试验的扩展试验,探讨了重症患者常规下肢深静脉B超筛查血栓形成同筛查患者的预后对比,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2月的Intensive CareMed杂志上。

https://doi.org/10.1007/s00134-019-05899-1



研究背景


该研究纳入了术后或临床上的重症患者,探讨一周两次的B超筛查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无筛查患者90天后全因死亡率的预后差异。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的PREVENT研究试验的扩展研究。PREVENT临床试验主要探讨了药物联合气动加压泵同单纯药物治疗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无额外受益。常规下肢深静脉B超筛查组纳入了PREVENT试验中的患者,无定期筛查组纳入了其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无定期B超筛查的患者中,临床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疑似患者可进一步行B超检查。研究者采用了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首要终点指标为筛查同无筛查患者90天后全因死亡率的预后差异,次要终点指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现时间。


研究结果


常规B超筛查组纳入了1682例患者,无筛查组纳入了383例患者。Cox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常规B超筛查同患者90天后全因死亡率的下降相关(校正后的HR值:0.75,95%可信区间:0.57,0.98。常规筛查组可更早地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位时间:4天(四分位数值IQR 2,10)而无筛查组(中位时间:20天(IQR 16, 22));更早发现肺栓塞(中位时间:4天(IQR 2.5, 5)而无筛查组(中位时间:7.5天(IQR 6.1, 28.9))。同时常规筛查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提高(校正后的HR值:5.49, 95%可信区间 2.92,13.02),但肺栓塞的诊断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表1 B超监测同患者结局的相关性

表2 B超监测同各临床亚组患者的90天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一周两次的常规深静脉血栓B超筛查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提高相关,也同DVT和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90天后的全因病死率降低显著相关。同时B超筛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CTA和血管造影等其它检查手段的使用。


个人体会


既往尸检研究发现,肺栓塞是重症患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血栓的来源以下肢深静脉来源多见。然而,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临床体征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常常会带来漏诊和误诊。因此,使用B超监测的方法来发现那些隐匿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尤为重要。当DVT的诊断确立,能够为我们使用治疗剂量的抗凝药物提供依据。合理的抗血栓治疗能够带来病死率的降低和肺栓塞风险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简便,即时,可床旁操作,较CTA及血管造影等其它检查相比性价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本文没有对抗凝治疗的并发症做过多的阐述,未来还需要对隐匿的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意义和抗凝药物的并发症等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