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急性颅内出血(ICH)病人中存在血肿周围低灌注,其对预后的影响仍不清楚。意大利IRCCS基金会的Andrea Morotti等人回顾性地收集单中心队列入院时接受CT灌注扫描(CTP)的一系列ICH病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表于2020年2月的Neurocrit care杂志上。”
━━━━━━━━━━━━━━━━━━━━
https://doi.org/10.1007/s12028-020-00929-z
01
研究背景
卒中相关死亡中有50%是因为脑出血,大多数幸存者留有严重的残疾。在急性时期,血肿周围区域减少的血流灌注被多次报道可能导致继发性脑损伤,但仍然缺乏其对预后重要性的综合研究。近期有报道一种已知的较差结局的预测因素,血肿扩张,与血肿周围低灌注有关。这个CT灌注扫描的研究检验如下假说:血肿周围低灌注与不良的结局是否相关?血肿生长(hematoma growth, HG)是否是这种联系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
02
研究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队列收录155名发病24h内诊断的原发性自发性ICH的患者。收集如下的变量:人口统计学数据,高血压病史,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收缩血压(SBP)和舒张压(DBP),NIHSS评分,从症状起病到获得基线NCCT的时间,卒中前改良Rankin评分(mRS)。主要结局为发病后三月mRS评分。ICH容量进行A*B*C/2测定,手动描绘CTP图像每个血肿平面的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如Fig 1),测量脑实质血流量(p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运输时间(MTT)并取平均数值。血肿周围灌注数值通过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表达。CBF被分类为正常(40-55mL/100g/min),低(<40mL/100g/min)和高(>55mL/100g/min)。
03
研究结果
在不良预后的病人中(n=55,35.5%),血肿周围CBF较低和MTT较高(Table 1),有不良预后的受试者也有更大的ICH容量和更高的血肿周围水肿数值和HG。Table 2描述了按CBF水平分类的研究人群。Table 3总结了多变量logistic回归的结果。当CBF被分类为低(n=106,68.4%),正常(n=27,17.4%),和高(n=22,14.2%)时,低CBF病人出现显著增加的较差预后的风险。Table 3 显示HG与pCBF呈负相关(R=-0.292)并且介导部分pCBF和结局的相关性(介导比值:82%)。Table 4进一步探索不同水平血肿周围灌注pCBF和HG及结局的关系。
04
研究结论
在ICH周围区域减少的CBF与不良预后相关。HG是一种可能的病理生理中介但不能完全解释CBF和结局的关系,其他生物机制可能参与。
05
讨论和体会
低血肿周围CBF和不良ICH预后相关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结论。这种关系不是线性的,并且只有CBF<40mL/100g/min时独立与高概率不良预后相关,然而CBF当被表达为连续变量时没有与预后相关的影响。这个有趣的观察可能是CBF和结局的联系在不同CBF分层间不一致或不统一的结果。中介分析证实HG介导至少部分血肿周围CBF和较差预后的关系。然而,在logistic回归中包含HG不能消除CBF对结局的影响,提示其他生物介质可能解释低CBF和差ICH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如有在出血周围区域严重的血流下降,一旦急性期缓解可能更容易遭受再灌注损伤。如果有希望能获得更大样本,该研究可能对临床实践和未来临床试验有更重要的价值。减少的血肿周围灌注在急性ICH中常见,并且鉴于其和预后的关系,它可能代表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靶点。此外,精确估计ICH患者预后仍是未满足的需要,并且合并入CTP参数可能可以改进现有的预后预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