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Stroke:大量饮酒增加脑出血风险
作者:余纯 2020.06.27

饮酒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每年与酒精相关死亡达3百万人。来自瑞典的Kristina Johansson等评估了反映酒精摄入的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乙醇的水平与未来脑出血的关系,结果发表在2020.7的Stroke杂志。

【Ref: Kristina Johansson, et.al. Stroke. 2020; 51:2148–2152. DOI:10.1161/STROKEAHA.120.029630】


研究背景

既往观察性研究表明饮酒量多与脑出血风险增多相关,但这些研究的饮酒量多基于受试者的自我报告,受试者可能低估自己的饮酒量。磷脂酰乙醇是血中乙醇存在时形成的一种磷脂产物,与酒精摄入量相关。磷脂酰乙醇16:0/18:1的半衰期为4-10天,在酒精摄入后4周内可检测到,可作为反映过去1个月酒精摄入的特异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乙醇在储存血中可长期保持稳定,因此,本研究拟探讨磷脂酰乙醇与未来脑出血风险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人群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基于瑞典北部健康与疾病队列(Northern Sweden Health and Disease Cohort),使用其中VIP和MONICA研究。从1985到2007,共有98625个瑞典北部居民至少参与以上两项研究中的一项。

VIP

  • Västerbotten Intervention Program

  • 西博滕干预计划

  • 瑞典北部西博腾省的居民在30,40,50,60岁时进行健康体检。

MONICA Study

  • Northern Sweden Monitoring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瑞典北部心血管疾病监测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

  • 在研究期间进行了5次调查,每次随机选择西博腾省和北博腾省年龄在25-74岁的居民参与。

所有患者在基线时进行健康体检,填写关于酒精摄入的调查问卷,留取静脉血。血样-80℃保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在红细胞中检测磷脂酰乙醇水平。选用1985年-2007年间首次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的97人作为病例组,根据每个病例的年龄、性别、健康检查日期、参与的研究、地理位置匹配2个对照病例,共纳入180人作为对照组。

根据血磷脂酰乙醇水平对酒精摄入进行分组
>0.3umol/L:大量酒精摄入
0.05-0.30umol/L:中等酒精摄入
0.01-0.05umol/L:少量酒精摄入
<0.01umol/L:极少或无酒精摄入

注:所有患者均有血磷脂酰乙醇测试结果,48人无自我报告酒精摄入结果,10人无高血压信息,29人无糖尿病信息,9人无是否吸烟信息,55人缺乏教育信息,8人无BMI信息。缺失数据作为独立分类处理,在表格和图片中略去。


研究结果

基线平均年龄55岁,39%受试者为女性,从血液采样到首次脑出血的中位时间是7.3年。未来出现脑出血者更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低教育水平,高BMI。

表1:基线特征

磷脂酰乙醇水平与自我报告酒精摄入量、年龄、男性、吸烟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只有磷脂酰乙醇高血压与脑出血独立相关。与血磷脂酰乙醇<0.01umol/L的受试者相比,磷脂酰乙醇>0.3umol/L的患者脑出血风险增加(OR, 4.64[95% 1.49-14.40])

表2:磷脂酰乙醇、自我报告酒精摄入与脑出血的关联性


图1:未来脑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血磷脂酰乙醇浓度升高与未来脑出血风险独立增加相关,磷脂酰乙醇作为酒精摄入的替代指标,可作为评估未来脑出血风险的标志物。


讨论与阅读体会

与使用销售数据及磷脂酰乙醇浓度相比,使用调查问卷评估酒精摄入常常会导致低估酒精摄入量。在本研究中,在高酒精摄入组(磷脂酰乙醇>0.3umol/L)中,39%的受试者自我报告每周酒精摄入<36g。磷脂酰乙醇是酒精摄入的特异性指标,使用磷脂酰乙醇反映酒精摄入量,可以避免自我报告酒精摄入时的偏倚。

酒精摄入高血压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筛查,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降压药进行干预,具有很大的价值。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数据来源基于人群,且人群参与率较高,血样均在脑出血发病前留取,受试者均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病例组和对照组随访时间类似,血液采样时间也类似。不足之处在于出现脑出血的受试者数量有限,无法进行分层分析(如分析性别差异),脑出血类型(脑叶出血与非脑叶出血)不详。磷脂酰乙醇只能反映采血前1个月的酒精摄入,无法反映患者长期酒精摄入情况及饮酒模式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欧洲人群,且只纳入<75岁的脑出血患者,本研究受试者酒精摄入量较其他研究低,解读本研究结果时这些因素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