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Cancers: microRNA表达水平异常与脑肿瘤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关系
作者:蔡圣咏 2020.06.25

PMID32545233

DOI: 10.3390/cancers12061536



静脉血栓栓塞是肿瘤患者尤其是脑肿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研究调查了脑肿瘤患者术前microRNA表达水平和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关系。研究结果提示术前miR-363-3p, miR-93-3p, miR-22-5p, miR-451a, miR-222-3pmiR-140-3p水平可以预测胶质瘤患者术后血栓事件。而对脑膜瘤患者有预测意义的指标有miR-29a-3p, miR-660-5p, miR-331-3p, miR-126-5p, miR-23a-3pmiR-23b-3p。这项研究对脑肿瘤患者围术期预防血栓栓塞避免出血都具有一定意义。


研究背景

静脉血栓栓塞是肿瘤患者尤其是脑肿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高级别胶质瘤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更高。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发生可能增强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因此,术前预测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9例胶质瘤患者和93例脑膜瘤患者共计179microRNA表达水平,筛选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事件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的microRNA。根据量化分析分别利用胶质瘤、脑膜瘤各50例患者建立血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

纳入建立模型的两种脑肿瘤患者各50例基本情况相似,其中各17例(34%)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术前患者BMI、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术前合并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microRNA表达水平检测,筛选出存在表达差异的若干种microRNA。建立的胶质瘤模型利用患者术前miR-363-3p, miR-93-3p, miR-22-5p, miR-451a, miR-222-3pmiR-140-3p6种表达水平,AUC=0.78[0.63, 0.94]。建立脑膜瘤模型利用miR-29a-3p, miR-660-5p, miR-331-3p, miR-126-5p, miR-23a-3pmiR-23b-3p表达水平,AUC=0.69[0.52,0.87]。两个模型均提示良好的预测效能。


研究结论

靶向治疗是在当前与未来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结果如能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被证实,此模型可应用于临床实践,将能帮助临床医师快捷识别危险患者,从而得以及早干预,降低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改善脑肿瘤患者预后。

1 纳入建立模型的脑肿瘤患者基本情况




2 深静脉血栓事件患者各类microRNA表达水平与未发生事件患者表达水平差异



3 胶质瘤预测模型,AUC=0.78  P<0.05



4 脑膜瘤预测模型,AUC=0.69  P<0.05



讨论和阅读体会

术后深静脉血栓是神经外科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治疗上采用抗凝和术后常规止血治疗存在矛盾,因此防治血栓比较棘手。如能在术前有效预判患者血栓风险,能够大幅度减少不良预后。本研究通过microRNA检测预测血栓事件存在一定局限,一是研究样本量偏小,需要大样本实验验证;二是microRNA检测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较大,暂时难以在临床大规模开展。此外白人群体更高比例的高凝状态与中国人情况亦有差异。因此,该项研究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方向,但仍存在一定困难。


编译者简介

蔡圣咏,博士,住院医师。师从神经外科毛颖教授,目前从事胶质瘤临床和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