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额顶连接的结构完整性及正常功能对昏迷病人苏醒十分重要。本研究拟采用一种自主研发的多模式MRI检查方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及缺血缺氧(心脏停搏)所致昏迷病人的额顶连接进行评估。
图1. 功能和结构的感兴趣区 (ROIs)
图2. 单因素分析感兴趣区 (ROIs)各亚区
图3. 区分脑损伤机制
图4. 预测神经功能预后
结论:本项探索性研究发现,额顶连接功能丧失现象特异性地见于昏迷病例,而额顶连接结构损坏对脑损伤机制鉴别有一定价值。就本研究纳入的病例而言,提示额顶连接受损的多模式MRI生物学标志物水平对伤后3月预后有预测作用。以上发现表明额顶连接有望成为昏迷病人预后的特异性预测指标,并可能衍生出新型精准医疗手段。
译者按
昏迷属于意识障碍性疾病(DoC)。本研究主要纳入的是慢性DoC (如植物状态/无反应性清醒综合征和微意识状态) 患者。应用神经影像技术,分析脑损伤昏迷患者脑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是目前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结果发现昏迷病人普遍存在内侧前额叶皮质-(顶叶)后内侧皮质功能连接的明显减弱,可以将内侧前额叶皮质和(顶叶)后内侧皮质作为研究意识障碍的神经结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