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在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中,每日中断镇静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呼吸机的时间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住院时间。但缺乏证据表明关于无镇静计划与轻度镇静计划相比是否对死亡率有影响。
研究方法
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我们以1:1的比例将机械通气ICU患者分为无镇静计划(非镇静组)和轻度镇静计划(即轻度镇静组)。在里士满躁动和镇静量表[RASS]中,患者被唤醒的程度被定义为-2到-3分,评分范围从-5[无反应]到+4[好斗])(镇静组)。主要结果是90天的死亡率。次要结果为主要血栓栓塞事件的数量、昏迷或谵妄的天数、急性肾损伤(根据严重程度)、无icu天数和无呼吸机天数。以非镇静组的值减去镇静组的值计算组间差异。
研究结果
共有710例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700例纳入了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患者基线特征相似的两个试验小组,除了分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二世,这是1点nonsedation组高于镇静组,表明住院死亡的几率更大。非镇静组的RASS评分平均值从第1天的-1.3增加到第7天的-0.8,镇静组的RASS评分从第1天的-2.3增加到第7天的-1.8。非镇静组90天死亡率为42.4%,镇静组为37.0%(差异为5.4个百分点;95%置信区间[CI], -2.2 ~ 12.2;P = 0.65)。试验组间无icu天数和无呼吸机天数无显著差异。非镇静组患者中位无昏迷或谵妄27天,镇静组患者中位无昏迷或谵妄26天。主要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在非镇静组1例(0.3%)和镇静组10例(2.8%)(差异,-2.5个百分点;95% CI -4.8到-0.7[多重比较未调整])。
讨论
在这项涉及机械通气ICU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被分配到无镇静计划组和被分配到每天中断的轻度镇静计划组的90天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非镇静组的昏迷或谵妄天数比镇静组多1天,而非镇静组的血栓栓塞事件比镇静组少。两组的最高得分没有显著差异。然而,由于缺乏校正二级结果多重比较的计划,因此无法从这些观察结果中作出正式推论。血栓栓塞事件少的原因可能是两个试验组中所有患者预防性使用了低分子肝素。
一些试验表明,较轻的镇静作用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缩短在ICU或医院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我们没有发现两组之间的机械通气时间或在ICU或医院的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两组之间的镇静深度差异不像预期的那么大,尤其是在第1天。根据最近的国际机械通气镇静指南,2到+ 1的RASS评分被定义为轻度镇静。2在我们的试验中,镇静组的镇静目标是2到3的RASS评分,这是轻度到中度镇静。在最近发表在杂志上的SPICE III试验中,镇静目标是轻度镇静,但研究者报告两组患者中超过40%的RASS评分中值为3 - 5。在我们的试验中,镇静组的平均RASS评分为2.3,在第7天逐渐增加到1.8。非镇静组的患者在随机分组后的第一周中镇静的比例比上述试验中报道的要高,这部分解释了组间镇静程度的差异低于预期。这种从昏迷或谵妄中解脱的天数的差异与一项比较术后护理中非镇静和镇静的试验的结果相似。在我们的试验中,尽管非镇静组发生了更多的意外拔管事件,但很少在1小时内再次拔管。在我们的试验中,意外拔管的次数较少可能是由于在大多数参与的icu中,护士与病人的比例为1:1。
结论
在机械通气ICU患者中,无镇静计划组和轻度镇静计划组的90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以往被认为是进行镇静干预的适应证。以往的多数研究主要聚焦于深镇静与浅镇静对患者预后的差异。这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比较了浅镇静与非镇静计划对患者90天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未发现显著差异,为我们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临床研究带来一些新的认知。
N Engl J Med. 2020 Mar 19;382(12):1103-1111
译者简介
陈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ICU主治医师,华山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第三、四纵队队员,从事神经外科及神经重症专业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