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颅脑创伤与正常衰老导致脑室扩大之间相同的静脉机制
作者:吕科 2020.08.03

颅脑创伤与正常衰老导致脑室扩大之间相同的静脉机制  


RefPMID: 32372102

   浅表和深静脉系统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时间分离,这在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中尤其明显,提示这可能是脑室扩大的机制。建立静脉引流与脑室扩大之间的关系将具有临床意义,并可为了解脑衰老的机制提供依据。


研究背景


最近,我们报道了大脑静脉引流模式的改变通常发生在正常的衰老过程和iNPH (Satow et al., 2017),基于我们的新血液追踪技术的发现,该技术使用内在脱氧血红蛋白波动作为虚拟示踪剂。这项技术可以广泛测量灌注时间,并覆静脉系统 (Amemiya等人,2013;Lv等,2013;Tong等,2017;Nishida等,2019)。我们先前观察到,在深静脉系统的主要区域(脑室周围区域),随着健康老化,相对的灌注时间偏移。这种静脉时移在iNPH中进一步明显,并在诊断性CSF引流试验中被逆转。这些发现提示出现浅表和深静脉系统之间的静脉时间分离病理性改变。iNPH病理有多种解释(Ringstad et al., 2017),静脉功能不全被认为是一个可能的诱发因素(Bateman, 2008;贝格斯说,2013)。然而,观察到的静脉时移和iNPH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仍不清楚。虽然静脉功能不全可影响脑脊液吸收,但脑脊液引流可缓解晚期脑室肿大。这些年龄相关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深入了解脑室扩大的因果关系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正常年龄和病理条件下静脉引流与脑室扩大之间的可能联系,我们采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容量测定和一种新的灌注时间分析方法,比较了225名健康受试者(137名男性和88名女性)和71名不同年龄的脑外伤患者(53名男性和18名女性)。


研究结果


以脑脊液间隙为中心的容量测量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沟间隙和脑室大小呈现出不同的寿命曲线;后者呈二次型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静脉时间的改变稍早于这种改变,支持了脑室扩大时静脉引流的作用


表格 1:参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

 1:灌注滞后图中年龄相关的变化。

 2:年龄相关的静脉流动时间和容量变化。

 3:年龄调整值的静脉时间移位和容量测量。

 4:运输时间中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从滞后图测量。

 5:本研究数据所暗示的因果关系的图解。


研究结论


在外伤性脑损伤中,在静脉时机上发现了一种与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相似的小而显著的疾病效应,但随着伤后年龄的增加,这种影响趋于减少,这表明与正常衰老有重叠的机制。由于脑室增大或直接导致的结构偏差不太可能起主导作用,因为在调整了患者和对照组的年龄后,静脉时间和脑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很低。由于外伤后的脑积水是无症状的,偶尔会被忽视,这项观察表明静脉引流和脑脊液积聚之间存在联系。因此,涉及静脉功能不全的脑积水可能是正常衰老的一部分,并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检测,并有可能得到治疗。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新的静脉功能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讨论和阅读体会


目前的数据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即至少有两种机制是脑室扩大的基础,一种伴随静脉引流模式的改变,另一种很可能与原发性神经元丢失有关。除了不同的寿命特征外,静脉时移和形态变化之间的微弱相关性提示了这两种机制的独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