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与外伤性脑损伤10年康复的良好生活质量有关
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术(DC)作为控制颅内压力、防止脑疝形成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外科行为已经得到了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的认可,来自德国的Katrin Rauen团队对外伤性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进行了10年随访,结果发表在2020年8月的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4387
颅脑创伤是儿童和年轻人的头号死亡原因,并在老年人中已越来越普遍。去骨瓣减压术可预防颅内高压,但并不能改善颅脑外伤后6个月的身体状况。然而,尚未对去骨瓣减压术是否长期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一项横断面研究,评估了有无去骨瓣减压术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长达10年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人群:急性治疗期间没有接受(n=37)或接受过(n=98)去骨瓣减压术的创伤性颅脑外伤患者。2005~2015年连续入院的439名TBI患者。
所有在早期进行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创伤患者。与颅脑创伤后无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相比,8%的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10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且颅脑创伤后生活质量总得分大于或等于60分(p=0.004)。最初时候,轻度颅脑创伤患者的脑损伤后生活质量中位数为83分(去骨瓣减压术)和62分(无去骨瓣减压术)(p=0.028)。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具有更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p=0.025)。在61-85岁的人群中,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显示出更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趋势,颅脑创伤后中位生活质量评分为62分(无去骨瓣减压术)和79分(去骨瓣减压术)(p=0.06)。


图2. 创伤性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术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图4. 去骨瓣减压术(DC)和初始创伤性脑损伤(TBI)严重程度

图5. 去骨瓣减压术(DC)和年龄相关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
研究表明,去骨瓣减压术与颅脑创伤后10年良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关。因此,可能低估了去骨瓣减压术在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治疗潜力。
TBI是儿童和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并且在老年人中越来越普遍。多年来,实验性和临床性TBI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上,但在治疗策略的临床研究进展不大。此外,颅脑创伤是一种持续的慢性疾病,约1/3的患者在头部受伤后1年内恶化。因此,颅脑创伤的慢性后遗症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到目前为止,DC对TBI患者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与恶性缺血性脑卒中后DC的评估相比,DC是否能改善TBI患者长期预后,以及这种改善是否不仅包括身体表现,还包括其他更多维度变量,如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横断法研究颅脑创伤后无DC患者的10年生活质量。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1)不能完全排除偏倚;(2)缺乏DC-和DC+患者治疗的详细神经外科信息,DC原因不明;(3)术后大脑半球直径(DC术后良好功能预后的潜在预测因子)未知;(4)在神经康复中心的医学报告中,关于治疗颅内高压的药物治疗信息对于DC-和DC+组来说非常有限,未来研究需要关注;(5)TBI的神经影像数据不可用;(6)缺少GCS项目,TBI严重程度分级受到限制,成为TBI治疗和结果研究的常见问题;(7)此横断面研究没有提供多层次评估,包括功能结果的客观测量,如GOSE或认知。由此可见,对TBI后各种干预治疗措施进行前瞻性的长期随访,以获得干预措施远期效果评价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