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相关性脑室炎的诊断常常会遇到困难,目前尚未有单一的指标或诊断标准具有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来明确诊断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来自荷兰University of Amsterdam 的 Matthijs C. Brouwer对各种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原学指标在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2019年10月的Neurology上,doi:10.1212/WNL.0000000000008552
01
研究背景
脑室外引流在治疗神经重症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在治疗脑积水,控制颅内压力,治疗颅内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是脑室外引流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既往报道的发病率在10%左右。根据美国IDSA指南的定义,脑室外引流相关的感染是指脑脊液培养1次或多次阳性,并且伴有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和或糖降低,且具有脑室炎和脑膜炎相关的临床表现。但各种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原学指标在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中的诊断价值到底如何,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系统回顾了既往的相关研究,对各种指标在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
02
研究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央电子数据库,对发生脑室外引流相关性脑室炎的患者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报告了在有或没有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的病人中出现异常的检查结果。对于连续变量,重新计算了多个研究中的平均值。
03
研究结果
1.检索到6962篇文章,在筛选和消除重复数据后,纳入了42篇研究。这些研究描述了3035例脑室外引流患者,其中697例(23%)发展为脑室外引流相关脑室炎。
2.引流管放置的适应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或脑出血(69%)、创伤性脑损伤(13%)和继发于肿瘤的梗阻性脑积水(10%)。在42项研究中,36项描述了致病病原体。最常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3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13%),肠球菌属占比7%;常见的G-菌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占比9%),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5%),假单胞菌属(占比4%)。
3.临床表现:162例脑室炎患者中有116例(72%)出现发热,28%的患者没有发热,而275例无脑室炎患者中有80例(29%)出现发热;脑室炎患者中颈项强直发生率在27%;脑室炎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的发生率在38%。
4.脑脊液检查:80例细菌性脑室炎患者中74例(93%)脑脊液细胞计数增加,95例无脑室炎患者中30例(32%)脑脊液细胞计数增加。162例引流相关性脑室炎患者的平均蛋白浓度为2.0 g/L,而776例无脑室炎患者的平均蛋白浓度为0.7 g/L,cutoff值为0.8 g/L,AUC为0.772。109例引流相关脑室炎患者的平均脑脊液葡萄糖为2.9mmol/L,低于671例无脑室炎患者的5.6mmol/L。
5.病原学:在156例引流相关性脑室炎中,脑脊液培养阳性125例(80%),培养阴性31例(20%)。在580例无引流相关性脑室炎的患者中,68例患者的106例培养因导管尖端细菌定植呈阳性,91例患者145例培养因污染呈阳性。
04
研究结论
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和微生物学指标对鉴别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和无菌性炎症的诊断价值有限。诊断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仍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综合判断。未来需要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研究进行诊断准确性研究。
阅读体会
脑室外引流相关的脑室炎的诊断常常会遇到困难,既往多项研究都在试图寻找有意义的指标来鉴别脑室炎和无菌性炎症。在这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发现23%的脑脊液外引流的患者被诊断为脑室外引流相关性脑室炎。但考虑到目前的证据,目前仍没有单一的脑脊液,血液,或微生物检测可以用来鉴别脑室炎和无菌性炎症。最有意义的指标是白细胞计数增加和培养阳性,然而,就其本身而言,仍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诊断脑室外引流相关性脑室炎。正确的做法是在临床决策中结合多个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建立诊断标准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目前已有相关的预测模型报道,未来需要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