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早期提供高蛋白营养是否能改善ICU患者的临床预后,以及高蛋白营养是否影响肾脏功能和CRRT需求,目前尚存在争议。这是一项由日本学者发表的回顾性研究,目的是探讨早期高蛋白营养对于临床预后指标的影响,以及血尿素氮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发表在2020年5月的《Clinical Nutrition ESPEN》上。 https://doi.org/10.1016/j.clnesp.2020.05.022 研究背景 对于危重症患者提供充足的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指南对于蛋白质的推荐量为≥1.2-1.3g/kg/d。但指南所有的证据均来自于观察研究。另外,一些研究甚至推荐更高剂量的蛋白质,但是,高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血尿素氮水平(BUN)。 高蛋白摄入导致的BUN增加被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一点还没有得到明确地证明,尤其是在危重病人中。据报道,入院时的BUN水平能预测ICU患者的长期预后。高BUN患者吃否能持续的高蛋白质摄入,这一点尚未知。 本研究探讨高蛋白营养与ICU肠内营养患者预后及BUN的关系,并探讨BUN(ΔBUN)变化的临床意义。 材料和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收治入ICU接受肠内营养至少3天的机械通气患者;患者营养方案根据国际指南和本中心流程,入院一周蛋白质供给达到1.2g/kg/d的患者为高蛋白组,低于1.2g/kg/d的患者为非高蛋白组。 主要的预后终点为28天死亡率,次要死亡率为90天死亡率、ICU天数、入院后28天呼吸机脱机天数(28VFD)和ΔBUN。 根据倾向性评分进行1:1匹配,并进行队列分析。 研究结果 共筛查295例患者,排除89例,206例最终纳入研究。 表1列举了患者的一般信息,两组间在体重、BMI和肌酸激酶有显著性差异。 营养相关参数中,两组间在蛋白质、脂肪和热卡的供给量上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在预后方面,与非高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ΔBUN更大,而28和90天死亡率则更低。两组间28VFD或ICU天数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在预后指标的多因素分析中,蛋白质剂量是28天死亡率的唯一显著相关的因素,而蛋白质剂量和APACHE II评分与90天死亡率显著相关(见表3)。 但是,蛋白质剂量与28VFD或ICU天数无显著相关性(见表4.) 另外,在ΔBUN的多因素分析中,蛋白质剂量和BUN/Cr比值显著影响ΔBUN(见表5)。 经过1:1病例匹配后,ΔBUN与预后并无显著相关性,而高蛋白质营养则与28天和90天死亡率显著相关(表6.和表7.)。 讨论和感想 本研究得出三个主要发现。首先,提供高蛋白营养可能与ICU病人高BUN有关;第二,高蛋白摄入(≥1.2g/kg/d)可能与较好的28天和90天死亡率相关;第三,与高蛋白营养相关的ΔBUN可能与预后无关。 在本研究中,提供超过1.2 g/kg/d的蛋白质与7 mg/dL的BUN平均变化相关。高蛋白摄入引起的BUN的最大可能变化约为40 mg/dL(平均两个标准差)。因此,当BUN变化值超过40 mg/dL时表明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在本研究中还证明了高蛋白摄入可能与危重患者的低死亡率相关,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然而,理想的蛋白质摄入量仍然存在争议,而且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但通过对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以便能够以某种程度上接近随机化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目前的研究表明,提供的蛋白质量可能与90天死亡率有关,这表明蛋白质摄入量可能与中长期预后有关。 目前的结果表明:超过1.2g/kg/d的蛋白质可能是有益的。考虑到在急性期早期大量的蛋白质丢失,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确实显得至关重要。许多最近的研究也揭示了在急性期早期避免过度喂养的重要性,现在的配方食品通常具有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含量。 虽然之前已经报道过入住ICU时BUN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但在本研究中,预后与营养相关的BUN变化并无显著相关性。尽管人们对高蛋白摄入的重要性的认识一直在改变,但临床实践中可能存在担心BUN增加的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将来改变危重病人营养素中蛋白质含量的依据。具体来说,医生可能会接受高蛋白摄入导致的BUN增加,这可能导致提供必要的蛋白质量,从而可能改善预后。 研究结论 给接受肠内营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提供>1.2 g/kg/d的蛋白质可能与较低的死亡率有关。此外,虽然高蛋白营养可能与较高的BUN有关,但BUN的这种变化可能与预后无关。 奚才华 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神经监护室主治医生,在导师胡锦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神经重症亚专业的临床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