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 亚专科 > 文献荟萃 > 文章正文
Stroke:低镁血症是EVD植入术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余纯 2020.08.18

镁在脑出血和非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止血作用,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Matthew B. Maas等探讨了血镁浓度与脑室外引流管置入手术出血风险的关系,结果发表在2020.8的Stroke杂志。

【Ref: Matthew B. Maas.et al. Stroke. 2020 Aug 10;STROKEAHA120030128.  doi: 10.1161/STROKEAHA.120.030128.】


研究背景

出血是脑外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在使用微创治疗时,止血尤其困难。在无法直接可视的立体定向手术中,出血并发症是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其诊断往往依赖于术后影像学检查。常规的血小板和凝血测试除了有助于排除明显的凝血功能病变之外,价值有限,目前神经外科出血的高危因素尚未完全明确。

镁的止血作用已得到许多临床前和人体研究证实,在脑出血(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也发挥止血作用,而且硫酸镁治疗安全,简便,廉价。脑室外引流管(EVD)植入术是研究神经外科手术出血并发症的一种有利模型。EVD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其出血并发症很容易识别和测量,相比开颅手术,手术操作相对标准化,操作者在操作过程无法得知是否发生脑出血并发症,直到术后随访头颅影像学检查,可以减少操作者止血操作造成的偏倚。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镁血症是否会增加EVD植入术的出血风险

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单中心2016-2018年收治的自发性ICH和动脉瘤SAH的患者,记录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包括血清镁浓度。在EVD置入术后48小时内,使用头颅CT评估穿刺道出血(CTH)情况。

EVD放置由神经外科医生通过额部进入同侧侧脑室额角。通过测量透明隔和脑室中线移位情况评估术前脑室变形严重程度CTH被定义为在EVD置入后48小时内在CT上可见的与穿刺道相邻的新的脑实质血肿。使用半自动计算机软件(Analyze Direct,Overland Park KS)测量了CTH量。出血严重程度采用Graeb评分

研究结果

共纳入327例EVD置入患者,包括116例ICH和211例SAH,16例(13.9%)ICH和2例(0.9%)SAH患者有抗凝剂使用史,这些患者在进行EVD置入前进行抗凝剂逆转(中位INR 1.15,IQR[1.00-1.48])(表1)。

表1 基线特征

50 例(15.3%)患者发生穿刺道出血,中位出血体积1.14cm3。与没有CTH的患者相比,CTH患者的镁含量更低(中位数1.8 vs 2.0 mg / dL,P <0.0001)。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较高的镁含量与较低的CTH风险相关(OR 0.67 / 0.1 mg / dL Mg[95%CI, 0.56-0.78],P <0.0001),在ICH亚组和SAH亚组中结果相似。调整初始血镁浓度和其他危险因素后,术前增加镁(OR 0.68 [0.52-0.85])和术前硫酸镁剂量(OR 0.67 [0.40-0.97])与CTH风险下降有关。


图1:穿刺道出血(红色)和无穿刺道出血(黑色)与血镁浓度关系


表2:穿刺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回归模型
 

30%的患者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其中62%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而19%的患者接受了去氨加压素。敏感性分析发现镁与抗血小板药物暴露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有抗血小板药使用史的患者中,镁的作用幅度更大( Mg OR 0.75 [0.62-0.89]和Mg x抗血小板药物OR 0.62 [0.39-0.92])。在有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的患者亚组中,镁对CTH风险的影响更大(每0.1 mg / dL镁OR 0.38 [0.21-0.62]),未发现治疗相关相互作用。


研究结论

低镁血症是EVD植入术穿刺道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进行镁输注可降低基线出血风险。

讨论与阅读体会

既往研究表明低镁血肿与ICH初始血肿量,血肿扩大,最终血肿量,死亡以及3个月时功能预后不良相关,与动脉瘤SAH出血量相关。EVD植入术后启动肝素治疗的时机与穿刺道出血相关,表明脑部有创操作的出血风险很大程度上受止血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只受操作因素比如反复穿刺的次数影响

镁对于IX因子的生物活性和凝血时间至关重要。镁浓度增加可通过F IX介导途径和组织因子-FVII复合物促进F X 活化。在健康人群中输注硫酸镁,可通过增加ADP、香豆素和胶原蛋白,减少蛋白C和蛋白S,增加止血作用。

EVD植入在ICH和SAH中应用广泛,而穿刺道出血往往导致需要进行额外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同时可能延误其他治疗。在CLEAR III试验中,使用rt-PA进行脑室冲洗,研究出于安全考虑排除了穿刺道出血>5ml的患者。同样,在MISTIE III研究中,发生穿刺道出血的患者需每日进行头颅CT检查,新发穿刺道出血要求每12小时复查头颅CT直至出血稳定。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研究只针对EVD植入患者,其结论是否能外推到其他头部有创操作如脑室镜、DBS、脑活检尚未明确。本研究未记录EVD植入时尝试穿刺的次数,且未评估穿刺道出血对于最终临床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