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M诊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团队 | 4月7日19:00 不见不散!
    为了更好地服务胶质瘤病友,神外资讯携手脑胶质瘤领域的顶级专家领衔多学科治疗团队,以在线答疑的形式,为患者或其家属提供公益咨询。患者问题上传收集已于2月11日启动,前八期直播四十位专家在线答疑十六个患者病例,在线提问答疑四十五个,在线观看人数一万四千余人次,会后录播观看三万一千余人次,总人次共计四万五千余人次。对于在线提问未回答的,建议提供完整的信息和资料,后续安排连线答疑。本次活动受到了神经肿瘤MDT专家、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关注及热烈支持,取得了不错的反响。4月7日晚19:00—20:3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主任医师、放疗科盛晓芳主任医师、病理科陈宏主任医师、神经肿瘤黄若凡副主任医师、放射科任彦副主任医师将公益在线答疑,欢迎观看!特别鸣谢将于近期陆续参与到此公益活动的各位专家及相关机构!线上直播答疑手机扫描二维码,在线观看直播患者咨询问题手机扫描二维码,提交问题如有任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神外资讯工作人员1、咨询电话:400 888 25262、咨询微信:神外咨询助手免责声明
  • 痛苦终结者:大脑给药,治疗顽痛的新方法——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全国首例侧脑室给药-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
    脑梗+车祸,剧痛如针刺刀割每天生不如死,甚至想自我了断,这是怎样的人生痛苦?马先生便曾如此。2014年,马先生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右侧丘脑梗塞。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却留下了左侧偏身疼的病根。包括左侧头面部、左侧肢体在内的左半身是马先生持续多年麻刺、疼痛的大概区域。2018年,更为严重的意外突如其来。一场忽然发生的车祸,让马先生膝盖髌骨骨折、左侧脚趾骨折,三番五次的开刀与修补手术虽然保全了马先生的四肢,但偏身疼的老毛病在这次车祸与反复的手术中严重恶化,脚掌、脚趾的剧烈疼痛不仅使马先生生活难以自理,甚至几乎摧毁了马先生的生活信心。这两年来,马先生过着一种生不如死的生活。左侧偏身上下如针刺刀割,醒着就是一种煎熬。每天仅能睡三四个小时,也没法下床行动,只能卧床望着冰冷的天花板。如果没有口服大剂量的止痛药物,可能就只剩下自我了断的念头了。同时,马先生的家人也因此长期情绪低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饱受病痛折磨,默默的流泪和心痛。在辗转求诊多家医院无效之后,马先生来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个体化
  • 华山医院徐斌教授携手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团队原创歌曲《今朗月行》,献给抗疫前线的华山医院同仁,献给全体逆行者!
    今年元宵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徐斌教授得知华山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次日将赴武汉,整建制接管最危险的ICU病房,担起特种兵重任,即兴作诗-《今朗夜行》,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拜读后,激发创作灵感,很快就完成谱曲,并组织学生蒋宽编曲和杜钇樵演唱,献给这个时代的英雄-最美逆行者,感谢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丁兴华教授视频剪辑。 徐斌教授的埃及学生默海思和他弟弟发来的视频祝福徐斌教授简介徐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亚洲澳洲神经外科协会(AACNS)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执委,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脑血管病诊疗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意大利海外神经外科导师。多个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多本国际杂志评审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烟雾病的血管吻合手术。
  • 90分钟集结成队!元宵节刚过,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今天出征武汉
    90分钟集结成队!元宵节刚过,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今天出征武汉
  • 新鲜出炉2019@华山神外成绩单!
    这一年,感谢有你 承蒙您的关注 华山神外度过了67个年头 来跟我们一起回顾2019@华山神外吧!不惧风雨不畏险阻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虽然2019有点“南”但我们依然有高光时刻!01临床实力 Clinical Strength成绩 2019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总数突破23000例,较去年增加30%。 虹桥院区运行一周年,立足大虹桥、建好医联体、辐射长三角。 贯彻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助推国家级优势学科发展。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华山·金垂体”多学科融合病房成立一周年 “华山医院垂体瘤学科合作诊疗团队”入选“国家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02科研实力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成绩毛颖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周良辅院士、朱巍教授领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未破裂脑动脉瘤壁高分辨磁共振显像(HR-VWI)所代表的病理结构-成果发表于国际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