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岁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上月成功登顶珠峰本周他接受了新民晚报的独家采访▽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5月23日,47岁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成功从北坡登顶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成为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外科医生。他拿出五星红旗,还有印着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标识和儿子名字的小旗帜,拍下震撼人心的照片。本人供图本周,已回归工作的吴劲松教授接受了新民晚报记者的独家采访。他说:作为登山者的梦已落幕,但作为医生,攀登医学高峰的梦永不磨灭,探索人脑的愿望永不停止。16年总算圆梦珠峰吴劲松的朋友圈里,并没有留下大家期待中的“打卡”;和他聊起登顶的过程,语气也异常平静——就如他留给患者的印象:沉稳、冷静、专业。登山是吴劲松的业余爱好,他说自己小时候仰望玉龙雪山,就对雪山充满了好奇。2003年,一部纪录片让他对珠穆朗玛峰产生了向往,萌生登顶的念头,此后便是长达十多年的“准备期”。工作中的吴劲松身体的训练是最重要的,包括系统学习攀登和对高原的适应训练,一点一点为珠峰蓄
-
技法简洁,生活简单,在征服脑血管病的病魔的战场上,有着这样一群纯粹的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徐斌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位。2019年5月24-26日,“蛇牌学院”第二届神经外科Juha大师国际班在郑州成功举办,“医维讯”小编有幸采访了徐斌教授。他告诉我们,成为一名好医生,技术固然重要,但可以学习,而职业精神将最终决定职业生涯到底能走多远。● 徐斌教授授课中读片功力深厚会让你看到更多的信息在培训班上,徐斌教授做了两台手术演示,小编作为外行,都能感受到手术做得干净漂亮。但徐斌教授并不以为然,他表示,手术的干净简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因为烟雾病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很差,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麻醉术,所以作为医生必须做到尽可能的简洁快速。目前,徐斌教授做这类手术的平均时间在100分钟左右(从开颅到关颅),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缩短病人麻醉的时间,让病人获得最大的收益。● 徐斌教授做手术演示手术的简洁快速得益于术者的深厚功力。在观摩中,有不少学员对他不用借助机器就能很好地找到合适的血管受体表示惊讶。徐斌教授坦言
-
攻关八年制定中国指南,恶性脑胶质瘤迈入“分子诊断时代”
-
號外不久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一举夺下2018年度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在毛颖看来,这是又一份珍贵的荣誉,更是另一种坚实的责任。对大脑的未知,让他相信他和他的团队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对大脑的未知,让他期待他们能代代传承,为那个神秘的领域前赴后继奉献一生。“我们的大脑,约占体重的2%~3%,可是,其中密布的上千亿神经元如同浩瀚的星空、深邃的海洋——有太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毛颖说。毛颖,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第一完成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兼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陈天桥脑疾病研究所所长。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我国神经外科著名专家周良辅指导下,毛颖带领“华山神外”这支“铁军”砥砺前行,努力打造中国神
-
长期从事脑胶质瘤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脑胶质瘤外科;垂体瘤、颅咽管瘤等鞍区肿瘤的外科治疗;综合脑功能影像、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清醒手术、术中脑功能定位等多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新技术,实施脑功能区(运动、语言和视觉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