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共同缅怀我国神经外科的先驱和宗师史玉泉教授
    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创始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史玉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7日凌晨4:43不幸逝世,享年103岁。史玉泉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十余部杂志编委或顾问;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专家咨询组成员等职务。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深切缅怀共同悼念作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代先驱、我国医学界备受尊重的前辈,几十年来,史玉泉教授行医、执教、从事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奋力拼搏,将新中国的神经外科推向世界医学界之巅。1950年,史玉泉教授在中山医院担任普外科主治医师时,在神经内科专家张沅昌教授帮助下,作为沈克非教授的助手,参与完成了新中国第一例脑肿瘤切除手术。1952年,他和朱祯卿教授一起创立了中国红十字会第一
  • 共抗疫情,传“迪”温情--神经外科二支部慰问华山总院抗疫一线医务人员
    3月24日下午,神经外科第二支部朱巍书记带领党员同志及上海开隆奥迪企业代表亲切慰问了奋战在华山总院抗疫一线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华山医院党办王晋伦主任和李妍斐副主任接待了慰问团代表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华山医院总院进入闭环管理。神经外科的许多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仍然坚守总院,拼搏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华山人的责任与担当。受到医务工作者精神的感召,上海开隆奥迪的企业代表主动联系神经外科二支部张义副书记,希望能够慰问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助力疫情防控工作。3月24日下午,在神经外科第二支部朱巍书记的带领下,上海开隆奥迪的企业代表亲切慰问了奋战在华山总院抗疫一线的神经外科医务人员,捐献了价值1万多元的生活慰问物资(爱心浴巾),并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让坚守总院抗疫的神外医务人员倍感温暖。王晋伦主任对开隆奥迪的慰问表示感谢,在各级党委、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及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 史氏分级:铺就中国神经外科迈向世界殿堂之路的阶石|缅怀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史玉泉教授
    深切缅怀科室的创始人、老主任史玉泉教授于昨日凌晨永远离开了我们。在整理史老的学术贡献时,我再次阅读了发表在1984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上《脑动静脉畸形分级标准的建议》和1986年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A proposed scheme for grading intracrani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两篇提出“史氏分级”的论文。这两篇有关脑动静脉畸形(AVM)手术风险评估的文章,是我们从事脑血管外科工作的医生的必读内容。而今天,与其说是阅读文献,不如说是希望从文字中寻觅和体验史老在那个年代开拓的勇气和艰辛。在史老的诸多历史贡献中,“史氏分级”是其中特别的代表——一个在现代中国临床医学中极为珍贵的,被国际认可、并用中国学者命名的分级系统。而我作为在史老开创的科室里成长的脑血管外科医生尤为自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当我从上医来到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学习的时候,史老已经退休多年,除了参加门诊外,很少来到临床一线。所以非常遗憾,
  • 【送别史玉泉教授】全国同道继续发来唁电或在线表达沉痛悼念
    传奇落幕,精神永驻【刘承基教授沉痛悼念史老】【马廉亭教授沉痛悼念史老】今日史玉泉教授遗体告别,不能前往告别瞻仰老前辈遗容,特以此告别,並远在千里之外武汉、面向东南方向深深三鞠躬,愿史老前辈一路走好,安息!【悼念史玉泉教授】玉泉教授莅武汉学术报告传经验先惠陪登黄鹤楼登高举目向前看万里长江第一桥飞架蛇山与龟山长江天堑变通途黄鹤合影为纪念两位前辈已作古教诲永远刻心间马廉亭纪念史玉泉教授今日遗体告别2022.3.21【戴钦舜教授沉痛悼念史老】史老师一路走好。德技双馨罕与俦,高山仰止可千秋。晚生 戴钦舜 敬挽【冯祖荫教授沉痛悼念史老】冯祖荫2022年3月19日【卢亦成教授沉痛悼念史老】听闻史玉泉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明天举行,由于疫情关系(我们小区已封闭),不能前往悼念,十分遗憾!我已让我们科替我送了花圈。史玉泉教授也是我的老师,他的医术和为人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尊敬和敬仰的前辈,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卢亦成2022年3月20日【江基尧教授沉痛悼念史老】惊闻史玉泉教授仙逝,我和邱永明、毛青、冯军峰
  • 陈衔城:缅怀尊敬的史玉泉教授
    当年在筹备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创建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时,要出一本纪念册,请科里老教授们写自传。纪念册主要由我编写,周良辅主任审阅。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今年2月份,我认真回顾了纪念册和史教授的回忆录,写了一篇《史玉泉教授-我国神经外科的先驱和宗师》,讲述史老对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巨大贡献。但觉得没有完全从内心表达对他的尊重和敬意。他是引领我走进灿烂和深奥的神经外科领域的指路人,是我的恩师。但性格内向的我,在他的生前我没有当面对他这样表达过,现在深深遗憾。我最早听说史教授,是在大学二年级时,我班上一位男同学在大扫除时从二楼窗户上摔下,脊柱受伤。送到中山医院抢救,中山请华山的史教授手术。过了两年,我们上海第一医学院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到青浦参加四清运动。在青浦城厢镇培训时,听说史玉泉教授坐在大礼堂第一排中间,得知他是党员,是令人恭敬的“又红又专”的专家。以后紧接着“文革”开始,我们被召回医学院“停课闹革命”,学生教师分了许多派别,一派斗一派,打内战,一片混乱,学业荒废。最后,大批医学院毕业生被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