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同道沉痛悼念中国神经外科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史玉泉教授
    讣   告史玉泉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上海医学院神经外科创始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史玉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17日凌晨4:43不幸逝世,享年103岁。史玉泉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十余部杂志编委或顾问;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专家咨询组成员等职务。史玉泉教授遗体送别仪式将于2022年3月21日上午9时在宝山殡仪馆垂青厅举行。为表达对史老的哀思和敬意,华山医院将择期举行史玉泉教授追思会。特此讣告。史玉泉教授治丧工作组二〇二二年三月十七日代办花篮联系方式:18001981022  13917023304联系人:常珺  史敏珠唁电请发送至邮箱:neurosurgery_2022@163.com【周良辅院士沉痛悼念史老】【悼念史玉泉教授】2022年3月17日4
  • 华山精准医疗再升级——混合现实技术助力微创锁孔颅底手术
    1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在周良辅院士和毛颖院长的支持和带领下,率先在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神经外科开展了首例混合现实技术(MR,mixed reality)辅助下微侵袭锁孔中颅底肿瘤切除手术。该手术由杨伯捷教授亲自操刀,史之峰副教授和沈超博士协同参与,在混合现实和神经导航双重影像技术的帮助下,使用皮肤切口只有5cm左右的颞下锁孔入路,完成一例中后颅沟通巨大三叉神经鞘瘤切除术。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紧跟数字影像技术的潮流,灵活运用多种世界前沿技术,将微侵袭神经外科带入到一个新的高度。病历简介患者小林为20岁在校大学生,因左侧脸部麻木1年余,加重1月就医,行头颅磁共振发现左侧中后颅沟通巨大占位,不均匀强化,考虑三叉神经鞘瘤可能大,手术指征明确。但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且对容貌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大学生小林来说很难接受。后经多方了解,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周良辅院士和毛颖院长的带领下,在2008年就已经开展颞下联合枕下双锁孔入路切除中后颅沟通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技术,小林遂下定
  • 周良辅院士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三版震撼首发!
    去年热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罹患脑瘤的男孩韦一航与女孩马小远两个家庭的抗癌故事,影片催泪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脑瘤这种疾病的可怕。上海市医院近30年的病例统计显示,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病率为(7~8)/10万,居十大常见人体肿瘤的第8位。大脑涉及全身各种微妙的功能区,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神经外科历来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手术堪称难度、精细度、复杂度最高的手术。大脑中密布着上亿神经元,它就像一个浩瀚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谜等待探索,而神外医生,正是一群“与大脑直接对话的人”。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点击观看周良辅院士采访视频1领跑世界的华山神外 “神经外科医生手中的一把刀,探入的是大脑这个人类最精密、最神圣的领地。追求卓越,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曾在采访中这样说过。周院士不仅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泰斗级专家,也是享誉全球的神经外科专家。他所在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也被
  • 祝贺!神经外科朱巍教授领衔项目获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日前,中华医学会发布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名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朱巍教授领衔项目《脑动静脉畸形发病机制新发现和诊治技术新策略》荣获三等奖。项目团队成员包括朱巍、张志君、毛颖、潘力、王恩敏、史玉泉、陈衔城、李培良、宋剑平、全凯、宋冬雷、冷冰、徐斌、顾宇翔、周良辅。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脑动静脉间直接交通的畸形血管团,年出血率约3%,生存分析显示其20年内出血风险高达42%,一旦破裂出血患者死亡率可达30%。据统计在15-45岁脑出血人群中有38%是由BAVM导致,是青壮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往BAVM手术死亡率高达10%,约30%的患者术后可见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如何在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减少BAVM破裂出血风险,一直是困扰广大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项目组三十余年来致力于探索BAVM发病机制与临床分型标准,并逐层推进诊疗技术创新和体系化。项目组制定BAVM分级标准,革新显微外科治疗理念,显著改善BAVM手术疗效。上世纪80年代前,手术切除几乎是
  • 新版《现代神经外科学》面世 融入中国知名神经外科中心70载探索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在中国神经外科史上写下了多个“第一”。复旦大学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上海1月8日电 (记者 陈静)脑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记者8日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主编的《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三版)正式出版。 《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三版)增加了“强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康复”“颅外脑动脉钝性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无电离辐射治疗”“顽固性耳鸣”“微意识昏迷”等多个章节。原有章节也全面更新,编撰团队在相关章节内增加许多新内容,如语言、脑脊液和类淋巴系统、非惊厥性癫痫、脑动脉瘤的预警医学等。 “神经外科医生手中的一把刀,探入的是大脑这个人类最精密、最神圣的领地。追求卓越,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使命。”周良辅教授表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神经外科的学科发展需要医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利用高科技和新条件,不断勇攀医学研究的高峰;也需要临床医生守好医德,不忘初心,始终以救死扶伤为使命。 《现代神经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