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柏林6月22日电 (记者郭 洋)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22日宣布,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抗体,相关临床试验即将展开。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脑瘤。常见疗法是先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再采取放疗和化疗手段延长寿命。不过,由于脑内依然存在肿瘤细胞,患者确诊后的平均寿命只能以月计算。 为改善治疗效果,亥姆霍兹慕尼黑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名为6A10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与仅出现在肿瘤细胞中的碳酸酐酶Ⅻ结合。一方面,碳酸酐酶Ⅻ与肿瘤形成有关,使用6A10抗体可对这种酶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6A10抗体还可为肿瘤细胞“送”去放射性核素镥177,利用镥的放射性破坏肿瘤细胞。在即将开展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将直接把6A10抗体放在切除肿瘤处,使其尽可能集中并接近作用位置,希望借此推迟或阻止疾病复发。这项临床试验目前已得到德国联邦教研部350万欧元的资助。 研究人员希望将来能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项。由于其他肿瘤细胞内也会出现碳酸酐酶Ⅻ增多的情况,6A10抗体或许也
-
基于国际院前急救行业操作流程和本土化标准培养,上海健康医学院首届66名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院前急救专业学生近日毕业。 上海健康医学院前身之一的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开设了院前急救专业。从2013年起,该校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招收上海户籍学生。急救委托方对考生进行面试,录取考生在入学前须与急救委托方签订《培养协议书》,毕业后须回急救委托方工作。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秦啸龙说,院前急救专业建设时,在参考美国的院前急救分层要求标准后,形成了符合上海市实际情况的院前急救工作技能分层标准。同时,学院派遣骨干教师前往美国急救国家中心、芝加哥城市学院、威斯康星医学院进行院前急救课程全程学习。 上海健康医学院明年和后年还将分别有66名和50名院前急救专业学生毕业。2016年计划招收50名院前急救专业学生。
-
南佛罗里达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调查了在啮齿动物模型中缺血性中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中风会导致血脊髓屏障(BSCB)长期受损,在脊髓中形成“有毒的环境”促使中风幸存者易受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该研究最近在线发表在《Neuropathology and Experimental Neurology》杂志上。 “这项研究利用实验室老鼠进行建模,证明了在亚急性和慢性阶段的缺血性中风以各种方式损害了BSCB,脊髓中创造一种有毒环境可以进一步导致残疾,促使疾病恶化。”大脑神经外科修复助理教授Svitlana Garbuzova-Davis说,“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BSCB中风后遗症,这可能会促使中风幸存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BSCB提供了一种专门保护脊髓神经细胞的微环境。大量血管损伤是亚急性和慢性中风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特征,它是由BSCB失去完整性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微血管通透性引起的。研究人员解释说BSCB的损伤在一些病理条件的发展中起着基本的作用,例如运
-
韩国保健福祉部表示,从6月12日开始实施修改后的医疗法。该法新增了一项旨在禁止恐吓或施暴医疗人员的条款,即任何人不得在医疗场所对正在进行医疗行为的医疗人员施暴或恐吓,违者将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00万韩元(约合10万元人民币)以下罚款。 近几年,韩国社会的医患矛盾案例激增,越来越多的医生表示曾挨过患者及其家属的打。韩国《医协新闻》6月初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96.5%的医生表示“曾遭患者及其家属施暴、爆粗口以及恐吓”;2010年时,该数据为86.4%。多数医疗人员表示,对方施暴大多是因为对诊疗行为或结果不满意。一名医生表示,除了“打针弄疼孩子”等小细节外,一些人还因为自己恢复得比预期慢就向医疗人员发火、施暴,尤其被“护子心切”的儿童患者的父母抽耳光更是时常发生。去年11月,忠清北道清州市一家医院发生一名暴怒的父亲暴打医生事件,理由是他发现正在急诊室输液的儿子身体异常,便认为医疗人员没有尽责,遂找到医生后直接掐其脖子、抽其耳光。去年7月,世宗市一家医院发生
-
在迈向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征程中,贫困是绕不过去的一大路障,疾病则是挡路的顽石。近日,15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就是希望找准病根子、拔掉穷根子,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斩断因病致贫和因贫致病这条恶性循环链,还须精准发力,特别是在防病上,更须把功课做到点子上。 “救护车一响,三头猪白养。”因病致贫这个“脓疮”不除,农村贫穷地区落后的面貌就难以彻底改变。而应对因病致贫,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抓住“精准”二字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开展核实核准工作,摸清家底;精准设计和管理,找准发力点;把有限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百步穿杨之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切实降低贫困农民的健康支出成本,才能让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从从容容迈进医院的门。 即便有各种医疗保障,对于许多贫困农民来说,比例微小的自付费用仍然可以顷刻压倒一个家庭。从长远来看,只有少生病、不生病,才是治本之策。所以说,预防为主,防止因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