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常说,年纪大了免疫力会下降。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衰老有没有可测量的指标和参考值?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等历时10年完成的一项大规模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健康人群免疫功能指标(即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各年龄段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及其随年龄变化趋势。论文日前发表在衰老领域影响因子国际排名第一的《衰老》杂志上。 课题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健康”标准,自2006年以来从该院进行健康查体的人群中,筛选出18岁~80岁的1068位健康人,分为青年(18岁~44岁)、中年(45岁~64岁)、老年(65岁以上)3个年龄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11项检测。在检测T细胞、B细胞及NK细胞三大类淋巴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出被称为“免疫系统指挥中枢总司令”的CD4细胞总数及其“属下各兵种”——纯真亚群、记忆亚群、功能亚群、激活亚群及凋亡亚群等的具体数值,为判断个体免疫功能是否早衰提供了精准参考值。 研究发
-
健康报讯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损伤修复室研究员万虹等近日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显示,孕酮治疗不仅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轴突再生,对存活神经元起保护作用,还能促进臂丛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专家称,该项研究为临床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臂丛神经由C5~C8神经前支和T1前支组成,主要支配上肢的运动及感觉功能,臂丛神经损伤多发生于新生儿产伤或车祸后撕脱伤等。臂丛神经损伤后,因受损神经元凋亡、神经再生速度缓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等原因,上肢运动及感觉功能严重丧失。目前,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外科神经移植修复术,并辅以神经营养药物、外周电刺激及康复训练等。但由于神经移植术中供体神经数量及质量有限,且局部神经生长微环境欠佳,神经修复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通过长期康复训练可以使上肢运动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麻木、痛觉减退或过敏等感觉功能异常很难矫治。 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万虹等首先建立了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将
-
5月25日,第八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健康备孕·你查甲状腺了吗”。 《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显示,对高危妊娠人群进行筛查,有30%~80%的甲亢、亚临床甲亢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漏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介绍,孕妇患临床甲减、亚临床甲减、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会增加流产、胎盘早剥、低出生体重儿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风险,还可能对胎儿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而怀孕期间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 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及时治疗,可更好地保障母亲及胎儿的安全。 据专家介绍,按照目前调查数据初步估算,中国甲状腺疾病患者数量已超过糖尿病患者,而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甲状腺疾病是一种不易被识别但危害性高的慢性病,需要通过科学的传播让公众认识并重视甲状腺疾病的防治。”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李志新说。此次宣传周活动由人民网和默克公司联合主办。
-
据新华社柏林5月13日电 (记者郭 洋)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5月13日发布声明说,德国最近出现首例通过性传播的寨卡病例。 据介绍,寨卡病毒感染者为一对伴侣。男方今年4月初曾在加勒比地区的波多黎各逗留,回德国后即出现寨卡热症状,并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男方与女方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女方于4月底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出于对季节和地理位置因素的考虑,可排除本病例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寨卡病毒的可能性。 迄今,德国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仅发现1例性传播病例。自2015年秋季起,德国本哈德—诺赫特热带医学研究所确诊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已有数十例。 目前仍在美洲肆虐的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但也可通过性传播。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患上寨卡热,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类似登革热的症状。绝大多数感染者病情温和,但孕妇却需要格外小心。研究显示,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几种出生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自2014年开始,移动医疗这把“火”就一直烧得很旺。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单单是服务于糖尿病管理的App就达到上百家。然而,尽管资本的热情和移动医疗大戏的持续上演造就了医疗App市场的一派繁荣,但却没能真正创造出太多黏住医生用户的产品。对移动医疗企业而言,2016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喧嚣过后,清理门户的时刻已经来临。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撬动医生资源,笼络住业界的意见领袖,并最终实现“剩者为王”?瞄准医生“刚需”医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健康类App?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看来,一个好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医生用户的刚性需求。比如,导航类App可满足出行需求,广播、音乐类App可满足娱乐需求。要提高医生对医疗类App的使用黏度,它至少要满足医生的以下3类需求之一:更好地管理病人,提升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寻找到多点执业的机会。孙宏涛认为,当下市场上的医疗类App产品之所以很难圈住医生群体,或者说即便通过补贴用户的方式让医生完成下载,也很难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