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抗菌药物管理探秘
    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细菌防控促进上海抗菌药物管理探秘       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细菌防控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占药物使用比下降到10%,三级医院99%以上的处方符合单处方药品数量控制要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工作成绩斐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大众对合理用药的科学认识逐步增强。上海市抗菌药物管理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举措?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药政处处长吴文辉。源头入手 抓人才培养       吴文辉说:“一直以来,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防控工作,委领导多次批示,要打造汇集医政医管处、药政处、中医监管处、基层处、宣传处等多个处室参与的立体管理网络,要求医疗机构也要多部门、多科室协同合作,力求建立抗菌药物管理长效机制,把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有了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重视,具体工作就有了支撑。吴文辉说,抗菌药物管理是推进合理用药管理的重点,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从学科建设
  • 自闭症可能不只是大脑疾病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记者林小春)长期以来,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大脑疾病。但美国《细胞》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一些自闭症症状与四肢、皮肤等人体外周神经系统的缺陷有关。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类多发于青少年的精神疾病,患者症状包括社交障碍、重复性刻板动作、焦虑、抑郁等,约95%的患者会出现感官知觉异常,最常见的例子是听觉和触觉比一般人敏感,会捂住耳朵避免吵闹,不喜欢被触碰。       在此项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出含有自闭症相关基因突变的实验鼠,但这些突变只发生在实验鼠的外周感觉神经细胞中,结果发现这些实验鼠对外界触碰异常敏感。       然后,研究人员又通过常用分析方法研究这些实验鼠的焦虑与社交情况,结果显示它们不愿与陌生实验鼠交流,焦虑程度增加。       负责这项研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戴维·金蒂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有关自闭症的一个潜在假设是它仅仅是一种大脑疾病,但我们发现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 通用癌症疫苗研发取得进展
           新华社伦敦6月1日电 (记者张家伟)德国研究人员1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研发的一种纳米粒子核糖核酸(RNA)癌症疫苗在小鼠实验和小规模人体试验中都取得了不错效果,有潜力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通用疫苗。       癌症疫苗主要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目的在于预防癌症或辅助治疗,并防止复发。目前正在研发或已经上市的癌症疫苗多数仅针对特定类型癌症,还不存在对所有类型癌症都具有效果的通用疫苗。       德国研究人员利用类似细胞膜的脂类膜将RNA分子包裹起来,形成RNA-脂质复合物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将这种复合物注射到患恶性肿瘤的小鼠体内,从而作用于小鼠体内的免疫细胞。这种脂质复合物可保护RNA分子不被身体降解,同时引导RNA被树突状细胞以及存在于脾脏、淋巴结和骨髓中的巨噬细胞所吸收,在这些部位,RNA会被转译成一个癌症特异性抗原。       实验显示,这种新型疫苗可在小鼠体内诱发一个强烈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生长发挥一定抑制作用。   
  • 创新让“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习近平总书记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不只是科研人员的责任,更应该成为全民共识。只有全社会合力为探索者提供多元尝试的平台和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求真的创新文化,才能培育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土壤。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健康保障等多方面挑战,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疾病防控和食药安全监管亟待加强,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医疗与健康领域迎来巨大的科技创新与变革可能,包括精准医学、转化医学在内的多种发展趋势,可以让包括医患在内的多方从中受益。可以说,如今的科技创新链条更加多元,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实现“弯道超车”,除了要有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的底气和魄力,还应完善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机制,建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科技人才体系架构标准,力争进入新
  • 科硕并非“政策弃儿”
           日前有媒体报道,2013级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正陷入集体焦虑。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4月就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作出的政策规定,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符合条件者,可参加住培结业考核或减免培训时间,而科硕并未被纳入其中。同是读研的科硕们因此感到“被政策遗弃”。       科硕与专硕培养定位不同       对于科硕们的呼声,教育部回应称,应该看到,科硕与专硕的培养定位是不一样的,科硕和专硕的培养内容、过程、目标不同,招录分数不同,就业方向也不同。       事实上,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就规定,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要求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要求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即是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两类人才走两种不同的培养路径也是国际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