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常于发病后24小时内再破裂出血,既往有研究表明应用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再出血发生率,但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神经外科系的Post教授团队就超早期、短时程应用氨甲环酸对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月的《Lancet》10.1016/S0140-6736(20)32518-6研究背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破裂动脉瘤再出血会增加不良临床结局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破裂的动脉瘤可以通过介入或手术夹闭预防再出血,因此建议尽早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出血大部分发生在前24h内,所以总体再出血率仍然很高。既往有研究显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长时程(整个住院期间)应用抗纤溶治疗可以减少再出血,但未能显示对临床结局的有益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再出血减少的潜在积极作用被伴发的迟发性脑缺血升高所削弱。缩短氨甲环酸治疗持续时间(最长72h)也显示再出血风
-
在控制TBI患者升高的颅内压时,激进的治疗手段虽然可以较好地控制颅内压,但可能因其副作用导致患者不良预后。一项来自欧洲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使用量表对常规的降颅压治疗手段进行量化并分组,充分评估高强度治疗手段对TBI患者生存率及长期预后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的《Critical Care》上。研究背景控制颅内压(ICP)是减少颅脑创伤(TBI)患者继发性损伤十分重要的手段。但控制ICP的治疗手段常伴随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医生会通过滴定式方法来控制治疗方法的利与弊。根据既往的指南推荐,控制ICP应从低级别治疗手段逐渐过渡到高级别治疗手段,但各个中心的治疗理念存在差异,部分医生认为有些患者有必要在早期启动高强度治疗手段将ICP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例如早期使用深镇静、亚低温、过度通气或积极的去骨瓣减压术。虽然有部分研究显示这可能会提高疗效,但有学者担心这样可能会增加并发症且不能改善患者最终预后。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治疗强度量表(Therapy intensive
-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后行急诊CTA检查,有时可发现斑点症(spot sign,SS)。斑点症被认为与血肿扩大和ICH患者不良预后直接相关,但是斑点症的具体预测效能在各研究中却大相径庭。其可能的原因是区分高密度血肿和高密度对比剂是相对困难的。而双能CTA(dual-energy-CTA,DE-CTA)恰恰具备区分碘对比剂和血肿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应用双能CTA探索是否该技术可增加斑点症准确性,从而更加准确的实现预测ICH后的血肿扩大。研究结果发现双能CTA上发现的斑点症,尤其是延迟期的融合图像上的斑点症,比传统CTA的斑点症能更加准确的预测血肿扩大以及预测ICH患者的不良预后。结果发表在2021年2月的Journal of Stroke上。原文PMID: 33600705研究背景 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目前任然是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但是预测ICH患者的预后仍然值得探讨,常
-
研究背景目前,创伤性脑外伤仍然是所有年龄段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这种疾病引起的巨大负担,必须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以避免进一步的严重并发症。脑外伤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是通过服用药物来预防威胁生命的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实际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有据可查的并发症,估计在25%的成人脑外伤患者中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症。脑外伤通常导致复杂的血液凝固性状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低凝性和高凝性有关。可以表现为四肢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这些血栓随后在循环系统中传播并滞留在肺部,引起肺栓塞(PE)。据报道,小儿创伤人群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在0.2%至0.4%之间,低于成人。然而,高危儿科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要高得多,多发生于在重症监护环境中。外伤人群中已知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高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头部受伤。此外,这种情况的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相当高的。因此,在儿科人群中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药物学预防是临床治疗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因素。目前成人预
-
DOI:10.1016/j.surg.2020.07.040 背景抗凝治疗(ACT)被认为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主要治疗方法,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ACT也适用于有内科疾病的患者,如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相关的房颤(AF)和心脏机械瓣膜患者。研究表明,尽管存在出血并发症的相关风险,但对这些情况的患者使用ACT治疗仍有显著的疗效。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ACT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发生VTE的风险特别高,与ACT相关的不良事件中最重要的是引起出血性脑损伤的进展,这可能是灾难性的和危及生命的。一方面是TBI相关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另一方面是使用ACT后的主要出血风险,对于TBI后是否进行ACT治疗是常常面临的两难问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早期启动ACT与创伤性脑损伤进展风险的关系。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由东部创伤外科协会(EAST)多中心试验委员会赞助。本研究选取自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经头颅CT证实为出血性TBI(硬膜外血肿、硬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