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ASH-3随机试验的探索性分析:了解氨甲环酸的神经保护作用
    CRASH-3试验表明TBI早期及时使用氨甲环酸(TXA)可减少颅内出血,并可降低与出血相关的早期死亡率。但该试验中的众多因素“稀释”了氨甲环酸的治疗效果,为阐明氨甲环酸对TBI患者的保护机制,本研究进一步对CRASH-3试验进行事后探索性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的《Critical Care 》上。研究背景大多数TBI患者的颅内血肿扩大一般发生在颅脑受损后的1-1.5h内,血肿积聚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可导致脑疝或死亡。CRASH-3试验表明TBI早期及时使用氨甲环酸(TXA)可减少颅内出血,并可降低与出血相关的早期死亡率。 目前TBI的管理指南是基于部分随机试验结果总结得来的,但实际上在临床中,医生会利用病理生理学知识、现有证据和临床经验来确定脑损伤的机制,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大型随机试验可以降低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的不确定性,但仅根据p值将结果归为“阳性”或“阴性”是片面的,本研究对CRASH-3随机试验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分析,根据氨甲环酸治疗时机对TBI患者死亡的影响
  • 成人套囊漏气试验在预测拔管后气道并发症中的作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拔管后喉头水肿和气道梗阻是拔管失败的主要原因。再插管增加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在某些情况下,拔管前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可用于预防拔管后气道并发症。因此,拔管前评估喉头水肿的风险很重要。来自日本的Kuriyama等教授就成人套囊漏气试验在预测拔管后气道并发症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发表在2020年第24期的Critical Care上。http://doi.org/10.1186/s13054-020-03358-8。PMID:33160405。研究背景拔管后喉水肿和气道梗阻是拔管失败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拔管后喘鸣的发生率为2-26%,并常导致再次插管。再插管增加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在某些情况下,拔管前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可用于预防拔管后气道并发症。因此,拔管前评估喉头水肿的风险很重要。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符合拔管标准的成人机械通气进行套囊漏气试验,以筛查出拔管后喘鸣的高危人群。先前系统评价表明套囊漏气试验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不同。我们进行了
  • 偶发性大脑再次微出血可预测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症状性出血
    烟雾病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分为缺血型烟雾病和出血型烟雾病。出血型烟雾病的自然病史较差,并且高死亡率与反复出血密切相关。尽管采取了良好的临床管理和手术搭桥,反复出血率仍达20%。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脑卒中中心的Gary K. Steinberg博士等学者对烟雾病患者偶发性大脑再次微出血对搭桥术后症状性出血预测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出版的NEUROSURGERY杂志上。PMID: 32717035  DOI: 10.1093/neuros/nyaa319研究背景和目的在MRI上表现为偶发性大脑微出血的烟雾病患者随后发生症状性反复出血的风险增加。此研究目的是探讨脑血管搭桥重建术对再发大脑微出血的影响,并评估其与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反复出血率和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一个前瞻性建立的科室数据库,收集1987年至2019年期间接受过出血型烟雾病治疗的所有患者。此研究纳入121例MRI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Figure. 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
  • 特发性常压脑积水:脑室扩大患者脑沟形态测量的诊断准确性
    特发性常压脑积水:脑室扩大患者脑沟形态测量的诊断准确性Ref:PMID: 31115469研究背景特发性常压脑积水(iNPH)是一种可治疗的导致步态和认知障碍的病因。典型病例的正压性脑积水影像学显示脑室扩大,Evans指数>0.3。当对一个脑室扩大的病人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并在确认脑脊液(CSF)循环通路没有障碍后,神经外科医生需要将iNPH与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继发于脑萎缩的被动性脑室扩大相鉴别,因为后者不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到目前为止,这种诊断方法是基于对磁共振(MR)图像(导水管流空,蛛网膜下腔CSF的分布)的定性和主观分析,并且通常需要神经放射科医生共同解读。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脑沟形态计量学对诊断iNPH与神经退化性脑室扩大的准确性。研究方法   前瞻性纳入38例iNPH患者(分流-反应性n=31,分流-无反应n=7),35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25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认知评估和3T脑磁共振成像。利用三维T1加权图像,采用基于表面的自动计算方法,对10个感兴趣的脑沟
  • ICU内发生意外心脏骤停:一项来自法国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结果
    研究背景   大约0.5-5%的ICU入院患者发生意外心脏骤停(CA)。其中近50%的病人在心肺复苏术后恢复自主循环,但其中只有15%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存活下来。尽管如此,这种突发事件的情况、病因和预后等在欧洲很少报道(法国从未报道过)。      这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目的是描述ICU中CA的发病率和预后(主要结果),并且探讨患者特征和治疗方法对ICU CA后生存率和长远功能的影响(次要结果)。研究方法病人与设置     45个ICU单元参与了这项研究;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入院的患者,收集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入院原因、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II、ICU住院时间(LOS)和临床转归(ICU出院时死亡或存活)。     判断死亡的模式包括:脑死亡,不复苏(DNR)指令或心肺复苏失败。研究人群和记录变量     对于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收集了额外信息包括:合并症、McCabe和Knaus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SOFA评分≥3)、发生CA时正在进行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