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因此尽快让患者脱机非常必要。然而,目前的研究认为机械通气脱机失败率在26%到42%之间。自主呼吸试验(SBT)作为脱机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使胸内压从正变成负压,增加了心脏负荷,使左心室(LV)充盈压增加,可能导致肺水肿。脱机导致肺水肿(WIPO)是导致脱机失败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患有潜在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肥胖的高危患者。本研究旨在评估重症超声心动图(CCE)对WIPO高危患者SBT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准确评估能力,及其对WIPO导致SBT失败后的治疗指导价值。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有创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2)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和/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心力衰竭病史;(3)符合进行SBT的条件。排除标准:(1) 非窦性心律;(2)严重的二尖瓣疾病;(3)二尖瓣置换或修复;(4)气管造口术或超声评估成像质量不佳。SBT压力支持下,T管进行30分钟的SBT。WIPO通过胸部X光或肺超声证实。SBT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启动有害的级联反应,激活多个炎症过程,这可能导致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发生。降钙素原(PCT)是脓毒症治疗监测的可靠标志物,目前尚不清楚其在aSAH后DCI中的变化过程。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Albanna教授团队对PCT水平在aSAH后21天内预测和确诊DCI方面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J Neurosurg》https://doi.org/10.3171/2020.5.JNS201337研究背景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最近的研究证实,脑血管痉挛只是导致DCI的一个因素,同时还伴随着微循环痉挛、微血栓形成、皮质广泛去极化和大脑自动调节功能紊乱等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初的颅内压升高和脑灌注压降低引发了一系列涉及脑损伤和炎症的级联反应。已有报道将白细胞计数、CRP、IL-6等炎症标志物与DCI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降钙素原(PCT)是由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肺和肠道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
-
危重症患者极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常采用包括心率变异性等方法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床旁使用自动瞳孔计进行量化,可能提供有关ANS的一些信息。来自Erasme大学的Quispe Cornejo等教授评估由自动瞳孔计评估的PLR是否能检测危重症患者的CAR损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的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https://doi.org/10.1186/s40560-020-00474-z研究背景危重患者极易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所有潜在病因中,脑灌注不足被认为是潜在的发病机制之一。脑自动调节(CAR)受损可以导致脑灌注不足。然而,床旁评估CAR困难。我们的目的是评估自动瞳孔计是否能够检测危重患者受损的CAR。ICU危重症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疗法并为衰竭的器官提供足够的支持。在ICU住院期间,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是常见原因,每年都会导致数百万死亡和长期残疾。多项研究表明,尽管没有颅内感染或原发性脑损伤,但危重症患者尤其是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存在受损依据,包括血脑
-
手术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癫痫的有效手段。术后癫痫再发生率及抗癫痫药物的停药率是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癫痫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诸多因素均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Lamberink等学者针对手术组织病理学诊断、癫痫术前病程、手术年龄等指标对癫痫手术效果进行了大样本、回顾性、多中心、纵向队列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 Lancet Neurology》上。研究背景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全球约7000万人罹患癫痫。抗癫痫药物(AEDs)对70%的患者是有效的,但大多数的AEDs有显著的副作用,而且其作用只是抑制痫性放电而并非改变病程。60%对AEDs有耐药性的局灶性癫痫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后1年内无癫痫再发作。因此手术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癫痫的有效手段。癫痫的疾病过程与发作次数、MRI表现、痫性放电区域、是否需要侵入性诊断、随访周期及其病理学诊断相关。本研究纳入了1990-2014年进行癫痫手术的9523例欧洲患者,证实了儿童和成人的癫痫发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存
-
Gut microbiome improves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by decreasing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aged mice肠道微生物通过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老年小鼠术后的认知功能原文地址:PMID: 32896587DOI: 10.1016/j.brainresbull.2020.08.017研究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严重影响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医疗支出,加重社会和家庭负担。但目前对POC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既往研究表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是由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这是POCD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肠道微生物群的数量减少降低相应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水平,如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SCFA的重要成分,丁酸钠(NaB)上调了血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