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脑出血(ICH)占卒中的10% - 20%,其死亡率约为40%。神经影像对于ICH的快速诊断和潜在病因的识别是必不可少的,便于对患者进行分流和适当的治疗。最常见的神经成像方式包括计算机断层摄影(CT)、CT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磁共振成像(MRI)。新型技术如双能量CT/CTA、快速MRI技术、近红外光谱和自动化ICH检测有望实现更快的院前和院内ICH诊断。Ref: Neurosurgery.2020. May 1;86(5)PMID: 32109294CT 平扫CT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识别急性ICH,且比其他成像方式便宜,用于诊断急性神经功能缺陷的ICH患者。CT对于ICH住院患者的监测也是理想的,无论是作为常规监测还是对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像复查。急性ICH的CT值通常为30至80,但这可能随出血蛋白浓度和血清血细胞比容水平而变化。急性ICH通常呈圆形/椭球形,边界清晰,血肿周围有微小的低密度水肿。任何异质性,如“漩涡征”,都
-
蛛网膜下腔出血德国亚琛大学医院自2014年开始将ptiO2以及CMD用于高级别aSAH的治疗方案。Veldeman等开展了观察型研究,评估这些有创监测措施用于识别DCI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其结果发表在2020年5约的Neurosurgery上。DOI: 10.3171/2020.3.JNS20375.Neurosurg. 2020 May 15;1-8.研究背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死致残率很高,存活的患者在首次出血后3周内均可发生进一步缺血性损伤,即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DCI及其相关的脑梗死是导致SAH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既往认为血管造影显示的大血管痉挛是导致DCI的唯一原因。然而,诸多临床证据提示DCI的发生除血管痉挛以外,还有更深层的机制。 临床上DCI定义为发生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或意识水平降低。这一定义根据临床特征来判断,仅适用于能够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的患者。高级别SAH的患者由于存在意识障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梗塞的疗效:干预时机 Ref:PMID: 31943069 研究背景 目前国际上治疗大脑半球占位性脑梗死的临床指南是基于4项欧洲随机对照试验(RCTs),以年龄(≤60岁)和卒中开始后经过的时间(≤48小时)作为是否进行去骨瓣减压术(DC)的决定性标准。然而,在这些随机对照试验中,只有少数患者在48小时后接受了去骨瓣减压治疗。在本文中,作者研究了有占位效应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时机与预后的关系。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在2007年至2017年进行了单中心队列研究。1岁时的不良结局被定义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此外,系统地回顾了截至2018年11月的文献,包括报告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机和其他预后预测因素的研究。我们用优势比(OR)对不良结果进行了Firth惩罚最大似然估计(Firth penalized likelihood)和随机效应荟萃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共有26例(39%)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结果,40例(61%)的患者(13例(20
-
目的大量报道表明肥胖会增加患者残疾率和死亡率,不论是使用药物治疗的内科患者还是接受手术治疗的外科患者。但也有数据提示对患严重疾病或某些大型手术术后患者,肥胖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猜想,在单发严重钝性脑创伤(TBI)患者中,也存在此类肥胖的双重作用现象。 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TQIP(The Trauma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数据库,纳入标准为单发严重钝性TBI(简化损伤量表[AIS]头部区域得分3-5分,其它区域均<3分)。根据WHO的BMI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体重过轻(<18.5kg/m2)正常(18.5–24.9kg/m2)超重(25.0–29.9kg/m2)1级肥胖(30.0–34.9kg/m2)2级肥胖(35.0–39.9kg/m2)3级肥胖(≥40.0kg/m2)共6组,使用回归模型评估BM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图1. 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结果从数据库共筛选出103280例单发严重钝性TBI。具备以下特征的病例被排除:年龄<20岁
-
众所周知,ICU中长期住院会产生大量费用,减少其他有需要患者接受治疗的机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资源负担,同时极大地影响患者和患者家庭,并增加医院获得性并发症的风险。然而,对于ICU中长期住院的定义及与之相关的疾病特征、早期干预措施却少有研究。此外,诸如长期住院和并发症究竟谁为因谁为果之类的问题也无定论。芝加哥大学附院NICU的Fernando D. Goldenberg副教授团队对急诊入院的自发颅内出血患者NCCU长期住院的早期决定因素开展了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并制作了一个预测住院时长的模型,结果发表于2020年7月10日在线出版的Neurocritical Care杂志。 研 究 方 法 研究队列:对急诊入院的自发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研究不包括创伤性颅内出血、实质外出血、外院转来患者及在院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理由:创伤性颅内出血的多发伤可能会影响住院时长;外院患者可能原先已入住ICU,会混淆住院时长分析;在院发生颅内出血的患者病情复杂,且护理措施和入住ICU可能与急